如何用 AI 工具提升工作效率?三個關鍵步驟讓生成結果更精準有效

 

過去一年多,我在許多企業裡講授了與 AI 提升工作效率相關的課程,同時也將多種 AI 工具整合進自己的工作流程。在這樣的經驗累積下,我發現若要讓 AI 生成的結果真正對工作產生效益(不僅需具備足夠的品質,也要在效率上有所提升),AI 的工作流程需要掌握三個關鍵階段。

起碼對我常常應用的 AI 工作流程來看,包含簡報、報告、文案、專案企劃、資料分析、客服回應、行政瑣事、閱讀學習等等應用來說,把下面三個階段融入 AI 工作流程,往往會獲得更好的結果:

  • 階段一、AI 也需要先讀資料,建立任務專屬第二大腦
  • 階段二、AI 也需要交辦行動,提供 AI 有邏輯的指令
  • 階段三、AI 也需要學習,提供 AI 適合的範例去模仿

以 ChatGPT 來說,他是 OpenAI 訓練出來的模型,即使裡面有非常大量的資料庫,但也不是針對我的專案真正專屬的資料庫,並且他的生成邏輯也可能不是我自己需要的特殊任務處理邏輯,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我們只是依賴「別人訓練好的」 AI 模型來生成任務成果,往往會有很大的偏差,也造成更大的失望。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雖然資料庫與預設邏輯不是我專屬的,但生成式 AI 具備的「生成」能力,則是一個中性的、值得好好利用的功能,只要我們能夠提供有效的、專屬的資料庫與邏輯,「借用」 AI 的生成能力,就有更大機率完成我需要的任務。

所以我在「ChatGPT 的 PARA 聊天室分類法:增強 AI 協作威力實戰案例分享」這篇文章中也強調,我會利用「專案」的角度來分類 ChatGPT 上的聊天室,有一個很重要的優點,就是在這個聊天室中, AI 會記住我專屬的專案資料,以及專案目前的處理邏輯,這樣一來就像形成一個「我這個專案專屬的小型 AI 秘書」,用 ChatGPT 的生成能力,輔以聊天室中累積的資料、邏輯,生成更符合我需要的任務內容。





階段一、AI 也需要先讀資料,建立任務專屬第二大腦

首先,要讓 AI 生成的結果具有高品質,關鍵之一在於來源資料的「準確性」、「針對性」與「理解度」。

以 ChatGPT 來說,他是 OpenAI 訓練的模型,他是通用性的,而不是我們每一個個人專屬的工作大腦,所以當他還不具備對我們任務針對性資料的有效理解前,這個大腦是很難生成我們需要的任務成果的。

我們需要提供 AI 一個有效的資料數據基礎,讓它能夠在正確且相關的資訊上進行進一步的生成。就像我們在工作中進行任何分析報告之前,總是會先蒐集並梳理資料一樣,AI 也需要先跑一遍這樣的工作流程。(延伸閱讀:AI 如何與寫筆記結合?我最常利用的 6 種提升筆記效率功能與案例

但我們在使用 AI 時很可能忽略這個步驟,往往想要讓 AI 直接透過一個簡單提問,就要生成簡報、文案、報告、稿件,我們以為 AI 可以從自己的資料庫中聰明的挑選出最適合的內容來完成任務,但結果 AI 找到的都不是最能夠對應、最有深度的資料。

不過這也不是 AI 不行,而是我們要調整自己的 AI 工作流程。 ChatGPT 或類似的 AI 工具不會知道我們報告最有針對性的資料是什麼,只有我們自己知道:

所以我們要讓 AI 先幫我們讀一遍、摘要一遍、整理一遍這些資料,讓 AI 先建立對這個要輸出的報告、簡報、文案的「有效大腦」,然後才能輸出「有效內容」。

舉例來說,當我要製作一份「防彈筆記法」的「簡報」時,我會先讓 AI 分析過一輪防彈筆記法相關重點資料,進行「摘要」與「統整」,讓 AI 記住這些資料,從這樣的輸入基礎出發,才去做更有效的輸出。如果以 ChatGPT 來看,這時候大概有幾種作法,:

  • ChatGPT 上網搜尋資料並做摘要。
  • 直接貼上原始資料請 ChatGPT 摘要。
  • 把其他 AI 工具(例如 Perplexity、 Felo)摘要的資料貼上 ChatGPT 讓他記住。
  • 請 ChatGPT 根據前面搜尋、摘要、分析、記住過的所有資料,進行一次資料整理,獲得對這些資料更深入的理解。

先讓 ChatGPT 上網搜尋、摘要分析相關資料。(延伸教學:讓 AI 成為閱讀助手, ChatGPT 摘要、翻譯與學習筆記提示語分享




我把這個過程當作幫助 ChatGPT 有效輸入,建立對這份簡報資料充分理解的大腦。

所以我不會只問一筆資料,而是會把簡報需要的參考資料,都盡可能讓 ChatGPT 讀一遍、摘要一遍,記在同一個討論串中。




等到 AI 將相關資料閱讀、摘要到一定程度後,我會請 ChatGPT 進行一次「表格」統整,把前面雜亂的資料摘要進行梳理,透過表格整理出背後的邏輯、脈絡、對比、結構或特色論點。

這個步驟,我覺得有點像是讓 ChatGPT (AI) 進行一次「真正的理解」,透過「表格」把雜亂資料,梳理成有邏輯的結構,找出裡面的異同與特色,而這樣的「理解」,能夠幫助後續生成任務成果時做得更好。

我需要在這個聊天室中,讓原本通用性的 ChatGPT ,建立對於我的專案的專屬記憶與理解,所以前面的多筆資料摘要,以及進行表格統整分析,就是訓練這個 AI 大腦的必要步驟。




這時候,在 ChatGPT 的同一個討論串中, AI 已經充份閱讀、分析、整理過「防彈筆記法」相關資料,等於先建立了一個有效輸入的「防彈筆記法」專用大腦,我再利用這個大腦做輸出,才會是更有效的輸出。

例如下面,分別是「直接請 AI 輸出簡報大綱」,和「先建立一個有針對性資料分析的 AI 大腦後才輸出簡報大綱」,可以看到兩者間明顯的對比。

後者產出的簡報大綱有幾個優點:
  • 正確性提高。
  • 內容更有針對性、更深入。
  • 論述更有邏輯。
  • 更接近我真正直接可用的內容。

「直接請 AI 輸出簡報大綱」

防彈筆記法如何提升工作效率

1. 導言

  • 簡報目標:介紹「防彈筆記法」如何結合數位工具與實用技巧,提升個人工作效率。
  • 關鍵問題:現代工作者面臨的挑戰(資訊過載、效率低下、無法聚焦)。

2. 防彈筆記法的核心理念

  • 什麼是防彈筆記法
    • 防彈筆記的起源與背景。
    • 「防彈」的含義——靈活、抗壓、高效。
  • 三大核心原則
    • 階段性聚焦。
    • 視覺化筆記。
    • 筆記即行動指南。

3. 筆記設計的關鍵要素

  • 模組化設計
    • 工作記錄與計畫分離。
    • 任務、靈感、數據記錄模組。
  • 視覺化技巧
    • 使用圖表、色碼、符號來強化資訊層次。
    • 簡潔明瞭的排版方法。
  • 數位與手寫整合
    • 數位工具(如 Notion、Obsidian、Evernote)的應用。
    • 手寫筆記的優勢與如何結合。

4. 防彈筆記如何提升工作效率

  • 提升任務管理能力
    • 優先事項排序。
    • GTD(Getting Things Done)結合防彈筆記。
  • 降低資訊過載
    • 簡化資訊收集與整理過程。
    • 定期回顧與整理。
  • 促進專注與行動
    • 任務分解法。
    • 每日、每周、每月回顧的實踐。

5. 電腦玩物 esor 的實踐案例

  • 個人效率案例
    • 如何規劃每日任務與長期目標。
  • 工作專案案例
    • 團隊協作中的筆記應用。
    • 如何用筆記追蹤專案進度。

6. 工具與資源推薦

  • 常用數位工具
    • Obsidian:打造模組化筆記系統。
    • Notion:結合資料庫與可視化管理。
    • Evernote:靈感與資料收集平台。
  • 書籍與文章推薦
    • 電腦玩物部落格精選文章。
    • GTD、子彈筆記相關書籍。

「先建立一個有針對性資料分析的 AI 大腦後才輸出簡報大綱」:

防彈筆記法如何提升工作效率


1. 簡介:什麼是防彈筆記法?

  • 防彈筆記法由 Esor 提出,目的是提高筆記效率與行動力。
  • 以任務為導向的筆記系統,強調資訊集中管理與動態更新。
  • 應用範圍廣,包括工作專案、學習筆記、日常規劃等。

2. 背景:現代工作挑戰

  • 資訊過載:難以找到關鍵資訊。
  • 待辦事項過多,導致遺漏或混亂。
  • 任務流程複雜,行動步驟不明確。
  • 缺乏回顧機制,經驗無法有效積累。

3. 解決方案:防彈筆記法的核心特點

(每一條可以拆分為單獨頁面詳述)
  • 集中管理:統一收集資訊,建立單一資料庫,避免資訊分散。
  • 清晰劃分:以任務為單位整理筆記,明確下一步行動,分解複雜問題。
  • 行動導向:每則筆記直指具體目標,提供明確步驟與所需資源。
  • 持續改進:定期覆盤過往任務,分析效果,更新流程。
  • 知識積累:建立永久任務筆記,形成標準化流程,提供未來參考。

4. 方法與應用:防彈筆記法的實踐步驟

  • 工作專案管理:
    • 設定目標,拆解為任務,動態更新進度。
    • 提煉最佳實踐,形成永久筆記。
  • 閱讀心得整理:
    • 記錄關鍵點,反思應用。
    • 提煉後形成可重複利用的知識資源。
  • 日常任務管理:
    • 收集待辦事項,按任務分類。
    • 明確行動步驟,逐步執行並更新進展。

5. 成效對比:防彈筆記法如何解決工作問題

(展示表格或對比圖,突顯其系統性優勢)
  • 工作問題
    • 資訊分散
    • 任務繁雜
    • 缺乏經驗
  • 防彈筆記法的解決方案
    • 集中處理資訊
    • 清晰劃分步驟
    • 建立永久筆記
  • 系統性特色
    • 集中管理
    • 行動導向
    • 知識積累

6. 吸引人的結論

  • 工作更有條理,效率更高:防彈筆記法讓每個任務都有清晰的方向,減少混亂。
  • 持續學習與進步:通過覆盤和更新,讓每次工作都成為提升的契機。
  • 立即採用:防彈筆記法簡單易行,能快速改善工作與生活效率。
行動呼籲:試著將下一個任務用防彈筆記法記錄,感受不同!




階段二、AI 也需要交辦行動,提供 AI 有邏輯的指令

當我們要交付一個重要任務給他人執行時,如果對方並沒有這個任務的處理經驗,或是不了解我們期待的任務需求與處理邏輯,我們可能會開個會議,跟對方好好溝通,確認任務目標與關鍵處理步驟,確保任務完成後更符合我們的需求。

同樣的,如果我們交付任務給 AI 時,只是簡單請 AI 處理某個任務。這時候, AI 對於簡報的認知、簡報的結構、簡報的邏輯、簡報的目的,會不會跟我想得不一樣呢?我的經驗是,一定會跟我想得不一樣,因為任何任務都有千百種邏輯,怎麼可能要求 AI 有讀心術,剛好猜對我的任務處理邏輯呢?

所以在第一階段建立了專案任務專屬的 AI 大腦後,第二階段就是要提供 AI 一個有邏輯的指令,明確的交付任務的需求,甚至任務的處理步驟。

因為 AI 的生成效果,很大程度取決於我們如何引導它思考、分析和判斷。如果我們的指令模糊或不清楚,或者讓 AI 自由發揮,生成的結果往往也會缺乏結構,不符合工作需求。

例如,在設計簡報大綱時,我們可以明確告訴 AI 我們需要的格式、段落層次以及內容重點。這樣的指令,能夠幫助 AI 按照我們的邏輯去生成內容,而非胡亂拼湊或過於空泛。

上面提到的簡報大綱,如果在 ChatGPT 充分理解資料的情況下,我告訴 ChatGPT 一個不一樣的簡報大綱生成邏輯,會不會產生更趨近於我需要的結果呢?

例如我不要只是說:「統整上方的討論,根據「防彈筆記法如何提升工作效率」主題,設計出簡報大綱。」而是更進一步的引導 ChatGPT 用我想要的工作邏輯來生成簡報大綱呢?

假設我這樣問:「統整上方的討論,根據『防彈筆記法如何提升工作效率』主題,設計出簡報大綱。請一步一步分析,先梳理上方討論的重點,從一場面對研究生提升效率的講座需求出發,先提出打中聽眾需求的痛點,然後分析具體的解決辦法,理出方法論中獨到特色,延伸到其他應用需求,產出符合講座邏輯的順序,每一頁有一個明確主題,每個主題下條列關鍵重點,並且最後有吸引人的結論。」

這時候, ChatGPT 馬上產出下面這樣的簡報大綱,對我來說更符合這次有針對性的講座簡報需求(延伸教學:ChatGPT 結合 AI 工具 10 個「輔助」資料輸入到報告輸出實戰技巧):


簡報大綱:防彈筆記法如何提升工作效率

1. 開場:為什麼研究生需要更高效的工作方式?

  • 背景描述
    • 資訊過載,文獻閱讀量大,常感到壓力。
    • 任務雜亂:研究、教學、專案、學生活動多線運行。
    • 效率低下:容易遺漏重要事項,導致壓力增大。
  • 痛點強調
    • 如何管理繁雜的任務?
    • 如何提升任務完成的效率與質量?
    • 如何積累知識,讓努力有長期價值?

2. 問題分析:現行工作方式的不足

  • 現行方式的挑戰
    • 資訊分散,難以有效整理。
    • 待辦事項多,容易遺漏。
    • 缺乏行動計劃,執行力不足。
    • 缺少系統性回顧,經驗難以累積。
  • 研究生常見困境
    • 文獻無法快速掌握重點。
    • 寫作過程效率低,進度拖延。
    • 專案管理中未清晰劃分責任和步驟。

3. 解決方案概述:防彈筆記法的核心理念

  • 任務為導向的筆記系統
    • 將筆記與行動緊密結合。
    • 動態演化,隨著需求調整。
    • 強調知識積累與效率提升。
  • 三大核心支柱
    1. 資訊集中:避免分散,統一管理。
    2. 行動明確:明確下一步,減少執行成本。
    3. 持續優化:通過覆盤不斷改進。

4. 方法論詳解:如何運用防彈筆記法

  • 操作步驟
    1. 收集資訊:將所有資訊集中於一個資料庫。
    2. 建立任務筆記:以任務為單位,清楚劃分。
    3. 動態更新:隨任務進展不斷調整內容。
    4. 定期覆盤:總結經驗教訓,提煉改進點。
    5. 知識積累:建立永久筆記,形成標準化流程。
  • 案例剖析
    • 文獻整理應用:快速提取關鍵點,直接轉化為研究問題。
    • 專案管理應用:拆解步驟,設定明確行動項目。

5. 防彈筆記法的系統性特色

  • 對比現行方式的優勢
    • 從分散到集中:減少資訊過載壓力。
    • 從模糊到清晰:行動有目標,減少拖延。
    • 從靜態到動態:與需求同步演化。
  • 適用場景延伸
    • 學術研究:高效管理文獻與寫作。
    • 專案合作:提升協作透明度與執行效率。
    • 個人發展:系統性管理長期目標與學習進展。

6. 結論與呼籲:讓筆記成為效率武器

  • 總結
    • 防彈筆記法是一個將筆記與行動深度整合的高效工具。
    • 系統性、動態性和知識積累是其核心特色。
  • 激勵性結語
    • 「用防彈筆記法,化解資訊爆炸的壓力,讓每一分努力都成為未來的價值積累。」
  • 行動呼籲
    • 實踐防彈筆記法,從現在開始改變工作方式!




階段三、AI 也需要學習,提供 AI 範例去模仿

很多時候,我們在完成任務成果時,會去模仿一些好的案例。例如學學別人怎麼做報名網頁,或者是學習自己之前做得很成功的簡報案例。

我們在跟 AI 一起展開工作流程時,也可以適時提供 AI 一些範例去模仿,進一步提升生成內容的準確性。

AI 非常擅長模仿,因此,當我們提供過往的成功案例或符合需求的範例時,它能夠根據這些模板進行學習,模仿我們想要的表現形式。

舉例來說,若我們為某專案準備簡報,可以提供過去的簡報範本,讓 AI 知道我們希望生成的內容應符合什麼樣的標準和規範。這樣,AI 就能生成更貼合實際需求的內容。(延伸案例:一般人最好上手且有效的 ChatGPT 提問法,以生成英文練習題為例

當我想要把前面的簡報大綱改成我自己特殊的講座規劃邏輯時,我先提供一個範例讓 AI 去分析:「下面是我通常規劃一個講座課程的大綱結構,請用表格分析規劃一個講座課程大綱的邏輯:」




當 ChatGPT 透過「學習範例」,掌握這個講座規劃邏輯後,我請他把前面的簡報大綱改成這個規劃邏輯。

這樣一來,我就可以讓 AI 幫助我瞬間從簡報大綱,轉換成我需要提供給主辦單位的講座規畫表格格式。而且幾乎都跟我原本自己製作的表格格式、內容風格相差不遠,直接完成一個我可用的特殊規格成品。





小結:

當我們要讓 AI 協助撰寫一份簡報大綱,若僅僅丟出一個簡單的問題,例如「幫我生成某某主題簡報大綱」,結果可能會顯得空泛、胡亂拼湊,乃至於缺乏工作上的實際應用價值。但如果我們融入上述三個階段的 AI 工作流程:

  1. 階段一、AI 也需要先讀資料,建立任務專屬第二大腦:先讓 AI 梳理簡報可能需要的所有資料,進行摘要與歸納。
    1. 所以最近 Google NotebookLM 這個工具才會廣受歡迎。
  2. 階段二、AI 也需要交辦行動,提供 AI 有邏輯的指令:向 AI 提供具體指令,例如「生成一份以 XYZ 邏輯為核心的簡報大綱,包含標題、要點和建議的附加內容」。
  3. 階段三、AI 也需要學習,提供 AI 範例去模仿:將過往的簡報範例提供給 AI,請它模仿這些格式和風格,生成符合專案規範的內容。

經過這三個階段的處理後,我們能大幅提升 AI 的生成效率與準確度,得到一份真正有助於工作的成果。

這三個步驟——準確資料的分析有邏輯的指令好的範例學習,是我認為在使用 AI 工具提升工作效率時的核心關鍵(其實這跟我們人自己做好一份簡報報告的邏輯不謀而合)。不論是製作簡報、撰寫報告,還是其他日常工作流程,只要遵循這三個步驟,就能確保 AI 成為我們真正有效的助手。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進一步研究:




大家好,我是電腦玩物站長 Esor ,歡迎參考我的系列課程與書籍:


我的電子郵件是 esorhjy@gmail.com ,如果你有任何關於筆記術、時間管理、提升工作效率的問題,歡迎寫信跟我討論。

(歡迎社群分享。但全文轉載請來信詢問,禁止修改上述內文,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來自電腦玩物原創作者 esor huang 異塵行者,及附上原文連結:如何用 AI 工具提升工作效率?三個關鍵步驟讓生成結果更精準有效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全家沖印、 7-11 列印照片誰好用?立可得與 ibon教學+比較表

Google Maps 我的地圖完全教學!規劃自助旅行攻略

Slack 完整教學與上手心得:找到正確的團隊溝通之道

Google NotebookLM 免費中文 AI 筆記實例教學,老師、學生、創作者利器

畫張圖說得更清楚! Napkin 用 AI 幫你的簡報文章手繪視覺思考圖

Google 表單自動關閉回覆教學:時間人數到達就過期

會議記錄不麻煩!我常用兩個 Evernote AI 功能整理錄音、手寫筆記

Excalidraw 免費 AI 生成流程圖,一鍵畫出知識圖表、專案流程、寫作大綱

微軟 Bing AI 繪圖工具 Image Creator 免費開放,30秒輕鬆生成圖片

Miro 遠距工作開視覺會議的免費強大白板,專案圖解實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