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教學] 懶人也能持續的筆記法:記下來就好,讓 AI 整理架構



你是否也曾經想建立一套有效的第二大腦筆記系統,一開始確實充滿熱情、花了時間把系統架構做好,接下來卻總是在忙碌之中半途而廢?你是否也常常兩天打魚三天曬網,覺得要維持做筆記的習慣實在太困難?其實真正的問題,是我們把筆記流程設計得「太過複雜」,導致每次要做筆記時都覺得麻煩,最後自然就會放棄。

我經常在「防彈筆記法」的課程、講座中被問到:「該怎麼保持自律,才能持續做筆記?」經過多年的實踐經驗,我發現這裡面有一個根本的誤解:

比起追求美麗的架構與複雜的分類,建立筆記系統真正重要的其實只有三個字:「記下來」。

當我們能夠用最簡單的步驟,隨手、直覺地把腦中雜亂的想法記下來,讓寫筆記的過程沒有摩擦力,那麼這個習慣就容易維持。



而一旦可以維持寫筆記的習慣,第二大腦系統就可以開始發揮效用,其他整理技巧、複雜架構則都可以精簡化,甚至不一定需要。

正是我們把整理筆記這件事情設計得太複雜,導致建立筆記時更容易卡關。

如果整理筆記需要花費大量心力去追求漂亮的架構、清晰的分類,才能建立方便未來使用的索引,那麼在忙碌的工作日常中,我們很容易就會認為這是多餘且麻煩的步驟,自然會率先放棄。

就像我在防彈筆記法中所建議的:「一個任務,一則筆記,專心記錄下來即可」,只要能夠專注在這樣最基本的行動,就算是像我這樣懶惰的人,也能輕鬆累積出屬於自己、真正有效的筆記系統



不過,就算只是「記下來」,當我完全沒有想法,或是想法亂七八糟,當下也沒有時間修正調整,只是亂記一通,最後根本無法理解,這樣就算記下來,好像也無法使用,這時候怎麼辦呢?

現在進入 AI 時代,我們或許可以試試看一個「更加懶人化的筆記工作流」:

記下來就好,讓 AI 整理架構!

我想分享幾個自己目前正在實踐,結合AI工具來完成的懶人筆記應用案例與具體步驟。

延伸閱讀:

附註:這篇文章,來自於前一陣子,我跟朱騏一起直播對談的活動,活動中有朋友問:「寫筆記、復盤,無法持之以恆,兩天打漁三天曬網,總是半途而廢怎麼辦?」也歡迎收看當天直播的回放影片:






案例一:先記下亂七八糟想法,再交給 AI 整理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的想法還不夠成熟,或是腦中想法亂七八糟,不知道該如何記下來才好,於是覺得這時候沒辦法打開筆記。我的方法是:「不成熟沒關係,就直接講出來。然後讓 AI 輔助整理出架構。」我這裡的意思就是真正的「開口說出來」。

以我使用的工具 Evernote 為例,筆記內可以直接錄音,結合 AI 語音轉文字的功能超好用,我會在散步、搭車、運動時,或任何遇到重要事件的時候,隨手錄音,直接把模糊的想法、感受、情況說出來。

注意,我這裡說的不是「有靈感」的時候,就算「沒有靈感」,但只要重要事件發生,我可以把所有腦中出現的觀察內容講出來即可。

我可以講得「亂七八糟」、「斷斷續續」,我可以講得「沒有邏輯」,我可以「一邊講一邊停頓」,都沒關係,我就先利用 Evernote 直接錄音。接著透過 Evernote AI 將語音轉為文字,再將這些看似雜亂的內容丟進 ChatGPT 中,讓 AI 幫助我梳理、分析,甚至激盪出更有價值的想法與架構。

透過這樣的流程,即使是再忙碌、再懶惰的人,也可以輕鬆累積有效的筆記素材。




下面來看看一個我透過親子對話,跟孩子一起討論一個演講草稿的過程。

情況是小孩需要擬一篇 3 分鐘的演講稿,題目是:「假如我是......」,找我一起討論,我說好,我們來聊一聊,不過爸爸打開筆記的錄音功能,把我們討論過程錄下來。一開始老婆問說:「我們還沒想清楚,就要錄下來嗎?」我說:「對,任何雜亂想法都可能變成有用靈感,先錄下來,還可以請 AI 整理。」

下面畫面,就是我在 Evernote 中一段約 10 分鐘的對話錄音,裡面是我和小孩來來回回的對話,用 Evernote 轉錄出原文逐字稿:

是不是看起來有點混亂,想法斷斷續續的?沒關係,因為寫筆記,只有先記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接著,我把 Evernote 轉錄出來的這段對話逐字稿,複製到 ChatGPT , 然後跟 AI 說:「以小學生的角度,幫澤澤擬出一篇「假如我是地震科學家」的 3分鐘演講大綱。請一步一步分析,先仔細閱讀下面我和澤澤的各種想法筆記,找出裡面不同的內容細節,理出一個適合演講分享的順序。」

於是,AI 把前面亂七八糟的想法,變成下面這樣的大綱!




我把 AI 從雜亂逐字稿轉出的大綱,複製回筆記中,一下子,一個看起來深思熟慮過、清楚易懂的、方便執行的筆記架構就誕生了!(並且還真的是我們自己的獨特內容)

下面這樣的筆記架構,才是我們希望建立的想法筆記、靈感筆記、草稿筆記,但是在腦袋一片混亂時,我們會覺得要建立這樣的有效筆記非常困難,於是寫筆記的動作就停下來了。

而我會建議大家,沒關係,就把亂七八糟的腦中的東西寫出來、講出來,因為現在可以把這些東西傳給 AI ,請 AI 幫助我們理出一個架構,寫筆記的方式從此可以更加自由自在!





案例二:用 AI 快速規劃待辦與專案流程

有些朋友看到我的筆記中往往有清楚的待辦清單、專案流程,覺得這樣的筆記使用起來更加有效。但實際上,要自己拆解出清晰的待辦流程並不容易,常常會讓我們覺得要花太多時間才能建立筆記架構,於是又放棄了作筆記這件事情。

雖然我鼓勵一個任務一則筆記,但如果完全找不到任務架構,是不是筆記也無從開始呢?我的建議是:「把雜亂想法告訴 AI ,請 AI 先理出一個可以做的任務待辦清單,筆記就能開始做了!

這時候,我們一樣可以借助 AI 的力量。在 ChatGPT 中,你只需要大致說明一下你目前正在進行的任務想法, AI 就可以迅速規劃出基本的待辦清單與專案流程架構。

這樣一來,你的筆記就馬上有了初步的架構,接下來只要在這個架構下輕鬆填入任務過程中的各種資料碎片,就可以快速累積有效的內容。




下面來看看一個我做產品企劃的筆記形成過程。一開始我什麼想法都沒有,但只要不到 3 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下面的任務筆記,讓製作任務筆記不再是一個卡關的、花費大量時間的流程!

最近我又想要企劃一本新的筆記工作流程專書,我先在可以「記住所有聊天室訊息的 ChatGPT 中」,請他統整過去兩年的所有討論,找出我討論過的各種筆記相關方法與案例,然後企劃一個新的工作方法。(可參考:當 ChatGPT 記住所有聊天紀錄變成 AI 資料庫!我的9個真實應用案例

或者,你可以結合前面案例一的方式,先用語音轉文字、自由書寫等,把腦中雜亂想法倒出來。




接著,我把前面的基本內容,複製到 ChatGPT ,請他:「從專案管理者的角度,分析當我要開始上面的書籍撰寫時,適合的待辦清單流程,請一步一步分析,先回顧前面討論中,需要我撰寫的內容項目,然後以撰寫書籍工作流程的角度,設計出可以引導我一步一步產出的待辦清單。」

於是, AI 第一時間整理出來下面的待辦清單。




我把這樣的待辦清單複製到筆記中,一則有待辦清單結構、有企劃想法的「專案筆記」就誕生了!這個例子我前後不到 3 分鐘就完成了。

當然,這「不是最好的專案筆記」,然而卻是「可以讓我開始做的專案筆記」!

這個基本的待辦清單架構,可以幫助我在開始收集筆記資料時不再混亂,有基本的整理邏輯,任務也有明確的推進方向,讓寫筆記不再卡關在一開始沒有架構的時候





案例三:利用 AI 整理分散混亂的經驗、資料,快速形成知識筆記

有時候,我們想要將自己的經驗,讀到的片段資料,整理成「學到」的新知識,卻不知道如何整理?如何清楚表達?確實,雜亂經驗、資料沒有經過整理,之後就會難以回頭索引、運用。所以當我們想不到怎麼描述經驗、資料當中的知識時,就會放棄寫筆記這件事情。

這種情況下,我的建議方法是:「還是先把雜亂的經驗、片段的資料記下來就好,一段時間後,直接把這些內容丟給 AI,請它幫我整理成清晰的摘要表格、進一步延伸的問題想法,或是背後的共通知識架構即可。

透過這種方式,即便你只是隨意記下雜亂無章的片段,也能迅速被 AI 整理成清晰可用的知識與經驗記錄。




下面看一個我整理原子習慣日記的案例。

之前在電腦玩物我有分享過,最近幾個月,我利用「每天撰寫一則原子習慣日記」的方法,來推進提升骨骼肌、降低體脂的健康生活習慣。

紀錄的時候很簡單,就是寫下每一天發生的行動即可,但連續紀錄了兩個月後,我有 60 則分散的經驗日記,這時候我想要理出背後的知識架構怎麼辦呢?會不會需要花很多時間,整理這些分散的經驗、資料呢?




我在 Evernote 中勾選這 60 則筆記,匯出成一個 HTML 檔案,上傳到 ChatGPT ,請他分析背後的知識架構!


利用下圖這樣的提問,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一個分析這 60 則經驗資料筆記後產出的知識架構就誕生了!





我把 AI 整理出的知識架構,貼回自己的目標筆記中,輕輕鬆鬆在兩三分鐘之內,就可以把隨手紀錄的亂七八糟經驗,整理出有效的、可重複的、適合我的知識體系。





案例四:利用 AI 建立復盤與 KPT 筆記

常看電腦玩物的朋友,都知道筆記中的「復盤」很重要,但最難的地方可能是,我每次看著自己記錄的筆記,真的是「一點反思的想法都沒有」,什麼都想不出來,不知道怎麼拆解反省後的行動,於是筆記又寫不下去了。

這時候,我建議不如試試看:「讓 AI 讀讀我的經驗,然後提供我復盤的行動建議吧!




我們延續前面習慣養成日記的例子,我把 60 天的筆記上傳給 ChatGPT 後,進一步追問他,找出裡面還需要改善的問題,給我一些具體的下一步行動建議。

而下圖是 AI 一分鐘內給我的回答,有了這樣具體的內容,我們的復盤筆記是不是可以更輕鬆的製作下去呢?





總結來說,建立有效的筆記系統,不是需要自律與高效率的人才能做到的專利,因為真正的關鍵不在整理系統,而在於寫筆記。

而對於「寫筆記」苦手的朋友,常常因為「寫不出來」、「想不清楚」、「沒時間整理」而讓筆記習慣卡關、放棄的朋友,這篇文章分享如何透過 AI 的幫助,即使是再懶惰的人也能輕鬆完成「有效的、自己的筆記」。我們只需要記住這幾個簡單步驟:

  • 想法不夠清楚沒關係,隨時隨地語音錄下,交給 AI 梳理。
  • 不用煩惱複雜的任務架構,給出基本資料, AI 能迅速提供待辦清單。
  • 經驗與資料隨手記下就好,讓 AI 協助快速整理成知識體系。
  • 雜亂的經驗日記無從整理,交給 AI 幫助我們統一的復盤。

就從今天開始試試看吧!讓 AI 協助你建立一套「懶人筆記」系統,我們可以輕鬆的「專心寫筆記」,不再煩惱缺乏整理架構、待辦清單、知識體系的問題。



大家好,我是電腦玩物站長 Esor ,歡迎參考我的系列課程與書籍:


我的電子郵件是 esorhjy@gmail.com ,如果你有任何關於筆記術、時間管理、提升工作效率的問題,歡迎寫信跟我討論。

(歡迎社群分享。但全文轉載請來信詢問,禁止修改上述內文,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來自電腦玩物原創作者 esor huang 異塵行者,及附上原文連結:[實戰教學] 懶人也能持續的筆記法:記下來就好,讓 AI 整理架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全家沖印、 7-11 列印照片誰好用?立可得與 ibon教學+比較表

Google Maps 我的地圖完全教學!規劃自助旅行攻略

如何用 ChatGPT 加速生成一份有圖有文的簡報,實戰案例教學

Google NotebookLM 免費中文 AI 筆記實例教學,老師、學生、創作者利器

Google 表單自動關閉回覆教學:時間人數到達就過期

當 ChatGPT 記住所有聊天紀錄變成 AI 資料庫!我的9個真實應用案例

實測 ChatGPT 4o 超實用全新 AI 圖片:生成正確中文、寫實照片、資訊圖表

用 ChatGPT 快速將會議語音逐字稿轉成完美文章表格的 5 個技巧

Buzz 用 AI 一鍵影音轉文字:免費準確的語音轉字幕、逐字稿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