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endFeed 走馬看花網路日記,新功能上 Rooms 開房間聊八卦

friendfeed-09

不可諱言的,在「電腦玩物」中出現過的大大小小服務和軟體,必非每一個都會變成我自己長期使用的工具,就像玩一個遊戲也是有時效性的,在熱了一段時間後可能就會被擱置。不過這也無傷大雅,因為「電腦玩物」部落格的忠旨本來就是把當下對我來說很想介紹的東西介紹出來而已,或許以後熱情不再,但累積的各種玩電腦、玩網路的回憶仍然是值得保留的。

而今天我很想介紹的東西就是「FriendFeed」最新推出的「Rooms」功能。之前我曾經在「FriendFeed Web2.0前端出口平台,分享彼此的資訊與狀態」裡面詳細的介紹了FriendFeed這個網路內容聚合服務。簡單的說,FriendFeed可以讓我把原本散落在Twitter、Google Reader、Last.fm、Blog、Netvibes裡面的分享訊息,整合在單一的FriendFeed平台上。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我可以把FriendFeed當作自己的「網路行動日記」,在FriendFeed上面可以看到我最近都在網路上「幹了啥事」;另外一方面就是我也可以打破不同社群分享服務的界線,從FriendFeed看到特定的朋友都在網路上幹了什麼。

 

  • 閒聊FriendFeed的走馬看花之樂:

FriendFeed本身的內容聚合常常會遭到的批評是造成訊息過載、重複,也就是垃圾訊息過多的問題;尤其FriendFeed又是把多個用戶、多種服務的內容「一股腦兒」全部包在一起,然後用單一列表的訊息串流方式呈現,基本上沒有分類、沒有篩選,很多資訊可能還只是用戶的一種狀態和動作,看起來還真的是五花八門到有點凌亂,所以真的在讀FriendFeed時免不了就是「走馬看花」一下。

friendfeed-12

但是「走馬看花」的看看大家的「網路行動日記」,正是我會喜歡使用FriendFeed的理由之一。我不知道設計FriendFeed的人原本(或未來)是怎麼想的,但是目前FriendFeed所呈現出來的這種無組織的資訊串流樣態,正好彌補了我想要看到某些朋友、名人的真實網路動態的期待,而透過接收某些朋友的「網路生活動態」,其實我正是在與一個我所感興趣的社群圈進行著某種即時又細部的互動。坦白說,如果我要做專精訊息過濾篩選,我自然會去使用更好的RSS閱讀器,或是更好的資訊優化服務,而我之所以想使用FriendFeed正是對那些瑣碎、生活化網路小動作的著迷,這種心態有點類似Twitter,它呈現出了另外一種資訊的面貌。與其說我想要從裡面獲得「有用的新聞、資料」,不如說我想要從這些貼近生活行動的訊息裡面獲得我可以自己製造出有用資訊的「靈感」和「想法」

friendfeed-11

所以我不會去翻FriendFeed的所有舊訊息頁面,我也不會非得要把所有送上FriendFeed的東西都看過一遍不可。對於Friendfeed(Twitter亦同)我就是想看就看,偶爾無聊時上去看看「大家都在幹嘛」,然後獲得一些思考上的刺激,當然有時也可以發現最新鮮的題材,或最有意思的想法,但是這些都是在隨著性之所至的「走馬看花」心態下獲得的,而這就是我玩FriendFeed的樂趣(所以我會使用可以同時開啟FriendFeed和Twitter的Twhirl,對我來說這兩種服務帶給我的樂趣是一樣的)。

friendfeed-01

 

  • 解構資訊,亂中無序的價值:

當一個組織被過度的教條化後就會失去彈性;當理性主義過度強化中心之後就會產生排他性。所以在社會學中有「後結構主義」,在科學中有「測不準原理」和「量子力學」,在這樣的思考中都告訴我們過度追求組織化和理性化後所可能帶來的危機,即使暫時沒有危機,但是或許當我們雙手愈緊的抓住某個東西,我們就會愈快的失去(甚至傷害)更多東西。

其實有時候我覺得資訊的閱讀也是這樣的,我了解去獲得最有用、最有效率、最有組織的資訊是我們都想要的願望,在許多時候也是必要的,但是在建立了層層的過濾、篩選、分類、評分的動作後,我們是獲得了更專精的資訊?還是失去了更有創意的靈光乍現?

friendfeed-13

我心中沒有標準答案,不過我感覺到這類LifeStream的服務所帶給我們的「不專業」、「片斷」、「錯誤百出」的內容,其實正是一個資訊被建構的前期與後期中,那個或許才真正充滿創意激盪的隱晦時空的產物,我確實需要「正經八百」的、「已經被建造出來」的「有用」資訊,但這些建構之前與之後的「無內容」似乎也帶給我許多新東西,而我覺得現在網路上有像Twitter、FriendFeed這麼「雜亂無章」、這麼貼近「瑣碎生活」的服務真是太好了

 

  • 重新建構:Rooms新功能,打造私人空間,微型書籤聚合

我喜歡FriendFeed的走馬看花。不過最新的FriendFeed Rooms功能,其實正朝著幫助你進一步「組織化」、「私密化」訊息的道路在走;解構→建構→解構,這本來就是一個循環的過程。而透過「Rooms」讓你可以在FriendFeed上面「開房間」,然後躲起來「講悄悄話」,把你透過FriendFeed走馬看花後的所見所聞和特定朋友一起互動分享,進一步的讓原始訊息可以被更有針對性的力量激盪發展。

在FriendFeed開房間很簡單,而且不花一毛錢。首先登入你的FriendFeed,切換到﹝Rooms﹞標籤,點選﹝Create a room﹞,然後輸入你的房間名稱、網址後綴名稱、房間描述;並且勾選這個房間要「公開(Public)」還是「私人(Private)」,如果是私人房間就只有你邀請的人,或是你接受加入的人才能看到房間裡的訊息。最後按下﹝Create room﹞即可完成創建房間的手續。

friendfeed-03

 

例如我創建了一個「免費軟體之家」的公開房間,任何人(包括不是FriendFeed的用戶)都可以看到裡面的訊息,而任何FriendFeed用戶也都可以自由加入,並且在上面分享訊息。我以後會在上面收集、分享一些和免費軟體相關的內容,也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加入玩玩看。

friendfeed-05

 

要在「Rooms房間」裡分享訊息的方法有三種,第一種就是透過網頁裡﹝Share something﹞的按鈕來直接輸入訊息。第二種則是透過「FriendFeed Sharing Bookmarklet」裡的書籤工具列小程式,你可以用Bookmarklet來分享任何網頁中的內容;例如在YouTube裡面看到好影片,按一下收藏按鈕,這時候你除了輸入評語外,還可以選擇要收藏到哪個「房間」,收藏到房間的內容不會出現在你原本的公開個人頁面上,如果是YouTube影片的話還可以直接在FriendFeed上面瀏覽。

friendfeed-06

 

第三種方式是我覺得比較重要的,也是我之所以說Rooms可以去重新建構FriendFeed資訊的原因。就是你可以直接保存收藏FriendFeed上面的內容到房間中。如果你在「走馬看花」中忽然看到某則短訊想要保存或標記下來,按下短訊後面的「More」→「Reshare this entry」就可以將這則訊息分享到你的房間裡面。這個功能原本就有,不過在有了「Rooms」後,其實就像多了某種分類的功能,也讓訊息可以被投入不同興趣的小圈圈而進一步發酵。

friendfeed-07

 

你可以透過加入官方回饋房間來提供你的意見。Rooms還有許多有待開發之處,例如你無法簡單的看到所有公開的房間,目前你可以做的是透過前面提供的那個Google搜索方式(這個就是從某個Rooms裡面看到的方法),或是進入單獨用戶的頁面,看看這些用戶加入了哪些房間。

friendfeed-08

 

  • Rooms功能可以發揮的空間:
  1. 你可以同時擁有公開和私人空間:原本的FriendFeed可以在「Account」中設定為不公開或公開,但是這都是一次性的選擇。而有了Rooms後,某個層面上來說你可以先擁有公開的FriendFeed,然後透過設定為私密的Rooms來享有私人的分享互動。
  2. 你可以建立私人團體專用的FriendFeed:Rooms可以讓房間主人選擇誰可以加入,誰不可以加入,讓特定團體分享的訊息就只有你們「自己人」看得到。
  3. 你可以搞自閉享受一個人的房間:把你在網路上看到的,或在FriendFeed看到的內容加入你的私人房間,當作一種另類的私人筆記。或者也可以在這個房間裡自言自語,發洩一下也只有你看得到。
  4. 你可以針對特定議題開設小型書籤網站:把Rooms設定為公開,然後以特定的議題為目標,找幾個朋友一起來匯聚相關的內容,用最簡單的方法打造出微型的小團體書籤網站(例如我開設的「免費軟體之家」,歡迎加入!)。
  5. 你可以加入別人的房間:如此一來透過「All my rooms」的功能你可以看到收集、整理過後的FriendFeed資訊。

 

  • 小結:

FriendFeed的本質還是在於聚合各種不同類型的網路服務內容,而透過這種聚合,我們可以看到的則是一種「網路生活行動」的現象,在這樣的流動現象中所呈現的是「這些人」,包括「我自己」的網路面貌,它的訊息是瑣碎的、有待建構的,但也正是在這些訊息中埋藏著具有可能性的東西。

新加入的「Rooms」功能,讓這些有待建構的訊息,可以透過FriendFeed本身找到建構凝聚的出口,得到社群互動激發的力量。例如我看到有人建立了一個「Invites」的房間,專門讓人索取、發送新網路服務邀請函,這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利用方式。透過「FriendFeed」的「Rooms」,每個小圈圈很快的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小型訊息交流園地,甚至可以當作小型留言版或討論區,就看你想怎麼用。

留言

  1. 在建立了層層的過濾、篩選、分類、評分的動作後,我們是獲得了更專精的資訊?還是失去了更有創意的靈光乍現? >>有時候覺得你不只是一個軟體玩家,在你的文字裡不只有0與1的思考,還有很多關於生活的哲學藏在裡面,這讓你的軟體使用介紹不只是呆板的操作說明而已,你不只教我們用工具,而總是試圖透過使用這些工具的心得來教我們如何生活,屌~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為了避免垃圾廣告留言過多,開始測試「留言管理」機制,讓我可以更容易回應讀者留言,並更簡單過濾掉廣告,但只要不是廣告留言都會通過審核。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全家沖印、 7-11 列印照片誰好用?立可得與 ibon教學+比較表

Google Maps 我的地圖完全教學!規劃自助旅行攻略

Slack 完整教學與上手心得:找到正確的團隊溝通之道

Google NotebookLM 免費中文 AI 筆記實例教學,老師、學生、創作者利器

畫張圖說得更清楚! Napkin 用 AI 幫你的簡報文章手繪視覺思考圖

Google 表單自動關閉回覆教學:時間人數到達就過期

為什麼大家愛用 Trello ?最佳整理教學讓事情井然有序

Miro 遠距工作開視覺會議的免費強大白板,專案圖解實例教學

最簡單養成習慣方法是「解決問題」,不靠時間表、獎懲與意志力

Excalidraw 免費 AI 生成流程圖,一鍵畫出知識圖表、專案流程、寫作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