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規劃新一年的專注簡化數位生活,我的思考心智圖分享


2017 年年初,我在電腦玩物撰寫了「用心智圖法畫出一年目標與行動, 2017年從這個視覺技巧開始」一文,獲得很多轉載與迴響。而現在即將邁入 2018 年,我想聊聊如何去找到讓自己更專注、更簡化的數位生活方式。

我也常常聽到這樣的問題:數位工具很多,讓人有選擇焦慮。新資訊太多,生活倍感壓力。因為每個看起來都不錯,如果全部都要想辦法派上用場,那麼到底是更有效率的數位生活?還是更多煩惱的數位生活呢?

更進一步的,有些數位會直接對生活產生影響,而我們很難規避。像是郵件、即時通、社群、新聞,好像我們如果全部都能善用,就能提高效率?或是乾脆全部斷絕,就能找到效率?不,這都不是我的想法。

而很多朋友更感興趣的是,他們會問我: Esor ,你研究這麼多數位工具,難道你都不會焦慮、有壓力嗎?

在這樣的問題上,我有一套「規劃數位生活」的思考流程,這個思考流程可以幫助愛玩數位工具的我,也能適時找回自己的專注,並輕鬆的決定最適合我自己的選擇,也讓數位和生活有一個更好的平衡。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跟大家分享這個思考流程。

2023/12/3 更新,我對「生產力成癮」的更完整看法擺脫生產力成癮,別再為效率而筋疲力盡,我的5個真實案例分享




這裡,讓我用「心智圖方法」來表達我的思考過程,我用來繪製的是最近開始全力使用的「 Coggle 」。不過,並不是說你一定要用心智圖,就像你不一定要使用哪種工具,而是剛好心智圖可以很好的表達出我的這個思考流程而已。

首先,在規劃自己的「專注簡化數位生活」時,我思考的第一個步驟,不是哪些工具好用,不是哪些工具我想試試看,也不是我有什麼需求或願望,我首先思考的是:

從現實出發,我的平日可利用現實情境有哪些?

這一點很重要:「從現實開始思考」,而不是從我知道有哪些好用工具開始思考,也不是從我想要有什麼新習慣開始思考,因為後兩者只會讓我們更焦慮,讓我們要做更多,並讓我們脫離現實。

我先要了解、接受、面對真實的現實情境。於是我是這樣思考的,在我一個平常的日子裡,從早到晚,我會經歷下圖的幾個真實情境:「早晨起床後的小空檔」、「交通時間」、「早晚餐時間」、「上班時間」、「陪伴家庭照顧孩子」,然後剩下「個人可利用時間」和「生活休閒時間」。




這些「現實情境」對我來說沒有好壞,真正的好壞在於「我想要在這些情境裡產生什麼價值」,如果能產生價值就是好,如果不去產生價值才是壞。

於是第二步驟,我開始思考:

在不同現實情境中,我想要創造的「最好的」且「現實的」價值是什麼?

於是我的思考心智圖延伸出下面的觸角:

  • 上班情境:我想創造把專案任務完成的價值。
  • 個人時間:我想創造生產更多好文章的價值。
  • 早晨起床:我想創造讓一整天有方向的價值。
  • 交通時間:我想創造更多深入思考的價值。
  • 早晚餐時間:我想創造更多人際互動的價值。
  • 家庭孩子:我想擁有更多家人回憶的價值。
  • 生活休閒:我想接收更多有價值的新刺激。

關鍵有兩點:這些價值都是「立基於現實」真的可以被創造的。以及是這些現實中我所能想像的最好價值」。




從這樣的「最好的、現實的價值想像」中,我也了解到自己在現實情境裡想要追求的價值想像,可以歸納成四種我想要變成的角色:

  • 成為一個好的研究者:我熱愛研究各種工具和方法。
  • 成為一個好的創造者:但我希望能夠建立自己的思考與論述。
  • 成為一個好的工作者:並且我也期待能享受有效率完成工作的過程。
  • 成為一個好的生活者:而也能夠是熱愛生活並過好生活的人。

於是我們從現實出發,而後回到了自我的思考,有了「自我」才能做出有效選擇

思索到這一步,我就開始能根據自己期待變成的角色,去「主觀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工具和數位生活方法。(這裡可以延伸參考:主觀選擇,打破「我需要」的人生工作整理困局




在創造者與研究者的情境中,最適合我的輔助工具,就是同時能夠創作、思考、收集、整理並規劃計畫的 Evernote 。

在工作者的角色中,我則可以利用 Google 雲端辦公室來執行我的專案與任務。

而在生活者的角色裡,或許不需要什麼工具,而是應該在這些情境放下工具,更專注在生活的體驗與互動中。

當這樣的情境與角色分配後,我也就認知到,必須有意識的降低社群、新資訊對我的干擾,因為在我的現實情境中,他們並非我想像的最大價值來源。




最後,下面是我畫出的完整數位生活思考圖。從我的現實生活情境出發,探索在每一個情境下我想創造什麼價值,想變成哪種角色,然後去搭配適合的行動、工具、方法。

在這幅思考圖像逐漸展開之際,我開始進行「收納」,因為我們的目標是找回「專注」和「簡化」的生活不是嗎?

  • 我最期望的價值在於研究與創造,所以我幫自己找到一個思考的管理中樞( Evernote ),讓我在這些情境裡製造更多價值。
  • 我想要有效率的完成上班時間,避免加班,這樣其他情境也才能有效發生,所以我幫自己找到一個效率中樞( Google 雲端辦公室)。
  • 我知道我必須關注生活現實,所以在這些時刻,我可以放下工具,專注投入到眼前人事物。
  • 我也會想要休閒,但這其中的一部份時間可以交給與孩子的互動。另一部份時間則可以視作次要的選擇,降低使用比例。

我前一年也寫過一系列專注簡化數位生活的心得,都是在這個思考流程上產生的:


今天這篇文章,則是跟大家揭露背後的思考邏輯。




也不是說就不使用其他工具了,更不是生活就這樣計畫好而完全沒有彈性了。

例如在思考與創作的過程中,我也提過「我練習在零碎時間提升思考力與創作力的四款 App」,會搭配另外這些工具跟 Evernote 一起使用。或是有時候我真的很想玩一個遊戲,我也不會不玩,而是就讓遊戲去取代原本社群、閱讀的時間(要不然我之前怎麼寫「刺客教條:起源」的心得)。

但這樣的思考心智圖,可以是一個「指引」,他會留在我的心中,讓我知道生活中各種現實情境「會走向什麼道路」,而「我想要怎麼走」,並且最終「要到達什麼目的地」

我不知道這樣的思考方法對你是否有效,但如果你正在對數位生活產生焦慮,不知道應該如何取捨?如何斷絕?如何選擇?

或許可以跟著我的思考邏輯,練習看看這樣的方法,也歡迎跟我分享你的心得。

或是你可以進一步參考我在電腦玩物撰寫過的其中思考方法:「KPT 日記法,不問優缺點但有效改進的工作反省日誌」、「每個人都需要準備的一張問題清單:突破難關思考術」、「跟過去的自己取經:用第二大腦高效率思考的系統方法」。


歡迎社群分享。但全文轉載請來信詢問,禁止修改上述內文,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來自電腦玩物原創作者 esor huang 異塵行者,及附上原文連結:練習規劃新一年的專注簡化數位生活,我的思考心智圖分享

留言

  1. esor兄试用过Graphviz吗?是否可以评价一下?链接是编程随想的介绍:
    https://program-think.blogspot.jp/2016/02/opensource-review-graphviz.html?m=1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為了避免垃圾廣告留言過多,開始測試「留言管理」機制,讓我可以更容易回應讀者留言,並更簡單過濾掉廣告,但只要不是廣告留言都會通過審核。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Google Maps 我的地圖完全教學!規劃自助旅行攻略

全家沖印、 7-11 列印照片誰好用?立可得與 ibon教學+比較表

Slack 完整教學與上手心得:找到正確的團隊溝通之道

Google NotebookLM 免費中文 AI 筆記實例教學,老師、學生、創作者利器

畫張圖說得更清楚! Napkin 用 AI 幫你的簡報文章手繪視覺思考圖

Google 表單自動關閉回覆教學:時間人數到達就過期

為什麼大家愛用 Trello ?最佳整理教學讓事情井然有序

Miro 遠距工作開視覺會議的免費強大白板,專案圖解實例教學

Excalidraw 免費 AI 生成流程圖,一鍵畫出知識圖表、專案流程、寫作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