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盒筆記法-1] 建立相對無壓力、高產出寫作流程的 4 個步驟
要特別說明的是,我的分享不會是書中內容的整理,而是聚焦在我自己實際實踐轉化後的方法與心得。
我也將這篇文章的四個步驟,錄製成一段 40 分鐘左右的 podcast 節目,也歡迎想用收聽方式了解內容的朋友參考。
2024/1/8 更新,累積 17 年的寫作心法分享:四階段寫作法,如何幫我維持長達 17 年輸出動力與克服寫作障礙
當我們制定一個「寫作計畫」,為什麼往往寫不出來?
在《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這本書的一開頭,就提出了一個很棒的提問:「為什麼我們制訂一個寫作計畫,最後往往更加寫不出來?」這本書的目標讀者是學生、研究者、專業寫作者為主,針對的是論文、著作、重要文章,不過如果延伸到像是要寫一份很需要想法的企劃,或是一份文情並茂的報告,也能適用。
在寫作這件事情上,建立計畫會讓我們限制住自己,反而缺乏彈性,變得更有壓力,需要更大的專注力與意志力去執行。
我記得曾經不只一次收到這樣的讀者詢問:「為什麼 Esor 可以長達 15 年以上的時間,持續保持一定品質與數量的文章寫作產出呢?」事實上,我的寫作產出不僅僅只是在電腦玩物部落格的文章中。因為我日常的工作是出版業、講師業,所以平常工作上還有更多一般讀者可能看不到的寫作產出。
於是讀者(甚至許多作者)便常常拿著他們的「寫作計畫」來問我,為什麼最後這些寫作計畫失敗了?這時候,我看到通常他們的寫作計畫是像下面這樣:「每個禮拜二、四晚上 7:00 - 10:00,產出一篇文章。」
雖然,我們可能幫自己事先留下空檔,也安排好行事曆,但就跟所有時間管理都不是因為排好行事曆而成功一樣!寫作計畫的行事曆,最後只會像前面所說的一樣帶來更大的壓力,讓自己更不想執行。而且,更關鍵的是,每到禮拜二、四晚上時,我們打開一個空白的頁面,這時候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
- 有什麼題目可以寫?(要寫什麼題目?)
- 有什麼資料跟這個題目有關?
- 沒有出現重要的想法(或者要叫他靈感)?
- 好像還有很多內容沒有做分析?
- 還需要時間理清內容架構?
- 我的想法到底是什麼?
- 等等......
面對這麼多問題,而眼前是一張白紙,說真的,能夠在接下來三個小時寫成一篇文章的,都是天才寫作者了。
於是當制定出這樣的「寫作計畫」,我們將會變得壓力更大,面對更多到時候寫不出來的挫折,也變得更加不想寫,這會是一個惡性循環。
事實上,我自己也無法制定出上述這樣的寫作計畫後,能完美的在那個時間寫出預想的那篇文章。
如果無法制定寫作計畫,那麼寫作流程如何展開?
真相是,我沒有辦法計畫好自己每天要寫出什麼文章,也無法規定自己一定要推進哪一個寫作主題,更無法強硬的規定寫作時間!不過,我會利用一些技巧與方法,讓自己「每天都寫」。
《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提到:「寫作常常是一直不斷的修改、反思的過程,怎麼可能用一個計畫來實現?」我深表認同。
事實上,從 2015 年開始,我陸續發表過幾篇文章,就有提到自己如何保持寫作習慣、維持產出流程的技巧:
- 我如何在 Evernote 養成每日寫作習慣與鍛鍊寫作技巧
- 在這篇 2015 年的文章中,我提到了兩個關鍵技巧:
- 寫作不間斷的秘密:累積大量「草稿」
- 更有想法的秘密:隨時「連結想法」
- [LifeHack 8] 先寫再想,激發靈感潛能的心流筆記法
- 在這篇 2016 年的文章中,我建議了兩步作法:
- 寫不出文章時:先擠出文字、關鍵詞、妙句子和分散的段落。
- 靈感剛剛冒出來時:用心流筆記法,先寫,靈感才不會一邊想一邊溜走。
- 不要這樣列寫作計畫,幫你不拖延完成論文、書籍與部落格創作
- 在這篇 2018 年的文章中,我提到了幾個關鍵對比:
- (X)打開空白Word開始寫
- (X)先從準備資料開始
- (O)打開筆記寫草稿
- (O)從最有想法那一段開始寫
- 寫作不是從空白頁開始,而是從寫思考筆記的 5 個習慣開始
- 在這篇 2020 年的文章中(當時已經有參考某些卡片盒筆記法的技巧),我提到了幾個可以提升產出的寫作習慣:
- 第一個習慣:速寫問題
- 第二個習慣:留下思考
- 第三個習慣:修正、修正、再修正
- 第四個習慣:連結、連結、再連結
- 第五個習慣:建立架構
- 第六個習慣:同時推進無數則思考筆記
- 第七個習慣:最後才正式開始一篇文章寫作計畫
於是你會發現,無論是我要持續保持電腦玩物部落格的文章產出,還是要撰寫自己的著作,或是在工作上需要其他的寫作,我的方法:
都不是建立一個寫作計畫,而是維持一個寫作流程。
那麼,如何維持這個寫作流程呢?下面就簡化為四個步驟,並呼應《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中的部分核心觀念,跟大家分享。別忘了,這是我打算系列分享的第一篇,所以還不會深入拆解卡片盒筆記法的步驟,而是先從「如何把寫作計畫,變成一個可以維持的寫作流程」來切入,看看這樣做怎麼獲得相對無壓力的高產出。
01. 從一則筆記單位開始寫作,隨時都是產出時間
任何的寫作,乃至於目標的完成,都是從一個有智慧的小小碎片開始。「寫」這件事情不是發生在收集資料、研究學習之後,而是在「之間」,甚至「之前」。
《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這段開宗明義的定義,把寫作從「打開一篇空白文件,準備把他寫完」,轉換到「寫下一則一則獨立的想法、觀點筆記」,可以說是非常值得細細品味的一個關鍵方法轉折。
當我要開始寫一本書的時候,其實我往往是先從一則一則對於這本書主題的各種觀點筆記、方法筆記、論點研究筆記開始。
當我平常在持續進行部落格文章寫作時,我並非先設定好一定要寫的文章主題,然後打開寫作軟體開始寫。而是在筆記中把:
- 一個要解決的問題
- 可能有效的一個獨立技巧
- 一個有待釐清的事件情境
- 或是一個感覺可以測試的工具功能
先寫成一個「筆記單位」。
我在 Evernote 有一個「部落格任務」記事本中,多年來一直維持著起碼 200 則以上「還不確定如何寫成文章」的筆記單位。
這些筆記單位有些是看似一個可以產出的寫作主題,有些可能只是一個簡單的問題或想法描述。
在《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中還有一個很棒的觀點是,寫作應該是「由下而上」,也就是並非確定寫作主題,然後依序寫出內容。而是「先寫出很多段內容,才慢慢確定核心主題」。
而我對這段話的理解就是:「隨時產出有想法的筆記單位」,這並非是什麼時間是寫作時間,也並非是確定主題後開始研究撰寫,而是在不確定要產出什麼文章之前的任何時刻,即使是搭車時、開會時、走路時、閱讀時、看電視時、自己思考時,都有可能產出很多「想法的筆記單位」,而這就是寫作的第一步。
02. 用非寫作行動引誘出草稿,並進行第一次連結
《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認為寫作是無法拆解下一步行動的。這很容易理解,因為在寫之前,我們並不知道自己最後實際要產出的是什麼,這要如何規劃下一步行動呢?不過,這其實也可以說是「要拆解的不是一般的寫作計畫行動」。如果說你的寫作計畫是寫完第一篇、寫完第二篇、寫完這三篇這種行動,當然是無效的。
但是,我自己的經驗是,還是可以利用一些「非寫作計畫的下一步行動」,來引誘出內容,讓無法產出的我們開始有效的產出草稿,例如什麼行動呢?我常做的有下面三種:
- 測試實踐:
- 利用各種可能空檔,在實際工作生活中實踐看看想法,然後把經驗寫回前面的筆記單位。
- 例如是一個工具,當然要實際用案例測試看看。如果是一個方法,自己就是最好的測試者。如果是一個想法,還可以利用訪談、聊天的方式做實踐。
- 這些都是屬於行動,只是好像不是單純的寫作,卻會增加自己筆記單位的內容。
- 思考醞釀:
- 在筆記單位中列出問題點,在意識、潛意識中蘊釀想法,修正回筆記單位。
- 意識的行動,是針對這些問題點,可能去找參考資料,可能去找可以解決問題的解答。
- 潛意識的意思,則是可能沒有明確行動,但實際工作生活中碰到一些新的經驗,我們自然就更容易連結回這些問題點,於是很多新的想法就會蹦出來。
- 但很重要的是,我們要先在筆記單位中列出問題點,後面這些才會發生。
- 閱讀資訊、學習方法:
- 閱讀、學習當然看似都是很好的寫作相關行動,不過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先有「筆記單位」,也就是先有自己的問題、想法、情境等,這時候閱讀與學習才會知道內容要累積到哪一個筆記單位。
- 於是慢慢長大的筆記單位,才有可能成為真正寫作的素材或草稿。
上述三種行動,會在筆記單位中慢慢累積內容,然後我們會慢慢看到某些可以寫出來的主題。
並且,這些不在真正寫作計畫中慢慢長大的內容,會在這個階段進行「第一次的連結」:
- 我可能發現最近幾則筆記單位在思考的問題,彼此有相關,就可以互相建立筆記連結,到時候可以互相參照,慢慢出現脈絡。
- 我也可能慢慢發現某些筆記單位,其實是同一個問題,這時候可以進行合併。
- 往往經過一些合併、連結後的筆記單位,就是一篇更有機會成為寫作主題草稿的筆記。
03. 彈性計畫,多頭並進,累積型寫作
《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提到,寫作常常是需要跳轉的,這裡卡關了,就跳到下一個主題去寫。(有點類似:莫法特休息法,面對高壓力工作的積極休息技巧)我自己也是採取這樣的寫作流程:
- 確實,為了保持文章產出,我確實會有一個「大概的計畫」,把近期想推進的筆記(文章)單位列出來。
- 但是,我往往同一時間會推進很多則筆記單位,甚至很多則草稿的寫作。
- 而且我不會要求自己今天一定要產出哪一篇主題,或是一定要在哪個時段寫作。
- 但是在多頭並進的彈性計畫中,往往自然就會累積出一兩篇「想法醞釀成熟了」、「方法測試有效了」等等,覺得值得並可以正式寫成文章的內容。
但是由下而上,這些筆記單位都會慢慢往前推進,而有些就會開始推進到一個「臨界點」,這個臨界點會讓你知道,這篇文章成形了,只要再把大綱架構得更完整、多收集一些資料、再做一點點分析,就可以寫完了。
這樣的寫作流程,是一種累積型的寫作,但寫作需要的正是這樣的累積。
04. 最後的寫作計畫,進行第二次連結
有些看過我的寫作筆記的朋友,應該還是會發現上面常常出現「列大綱、寫開場、設計題目等等的行動步驟」,現在可以這樣解釋,這些行動是出現在前面第三個階段之後,也就是這個筆記單位長大成一篇真正可以寫出來的主題了。
當一個筆記單位累積到「只是需要寫完」的階段,或許就可以真正安排寫作計畫,這時候做一點計畫,我認為是有效的。
而這時候的最後寫作計畫,我有三個重點跟大家分享:
- 利用搜尋,連結之前相關內容、不同筆記內容
- 以我慣用的 Evernote 為例,這時候我會利用主題關鍵字,去搜尋幾輪之前寫過的筆記(畢竟那是超過 10000 則的筆記內容)。
- 這是我寫作過程的「第二次連結」,我之前給了他一個很棒的名字是「跟過去的自己取經」。
- 利用這次搜尋,把甚至好幾年前相關主題的筆記找出來,並且連結、融入到目前的寫作中。
- 這篇文章前面有一段連結我各個年度談論寫作計畫的方法,就是這樣搜尋、連結出來的。
- 補強了內容、重組了不同筆記單位之間的內容後,開始架構大綱
- 最後,我還是會刻意空出一段相對完整時間(在有了七成內容下,大約是一到兩個小時空檔),把文章寫完。
《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在這裡給我們的重要啟發是:
「富有成效的寫作,是建立在好的筆記基礎上的。把已經寫好的東西(各個筆記單位),寫進一篇最後決定完成的文章中,比在你的腦海中想要一次組裝所有東西,或是在一個空白文件中想要一口氣寫出來,都要容易得多。」
這篇文章,也是我上個月開始仔細閱讀《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這本書後,產生的許多筆記單位,慢慢成形為我打算撰寫的系列第一篇文章主題。
後續,我會再把其他陸續成形的主題,分享在「卡片盒筆記法」系列文章中,歡迎有興趣的朋友繼續追蹤參考。
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延伸閱讀:
也可閱讀「卡片盒筆記法」系列文章:
(歡迎社群分享。但全文轉載請來信詢問,禁止修改上述內文,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來自電腦玩物原創作者 esor huang 異塵行者,及附上原文連結:[卡片盒筆記法-1] 建立相對無壓力、高產出寫作流程的 4 個步驟)
(*_*)
回覆刪除謝謝Esor大的分享,這個卡片盒筆記法很受用,目前只要有想法就記錄下來,再慢慢寫成文章輸出!
回覆刪除可以打比方,先種下不同種子,看時機可以給誰澆水施肥,讓它們生根發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