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技巧幫我捕捉一閃而逝的「經驗筆記」,建立更實用的第二大腦



第二大腦中,知識和資料管理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有效捕捉、整理自己的經驗,因為「經驗」才能被反覆利用。這篇文章將教你如何捕捉經驗,建立一個真正能夠解決問題、提升效率的經驗筆記系統。

第二大腦(筆記系統)需要收集「資料」與「經驗」。

「資料」的收集相對簡單,主要原因是「資料」通常是他人已經整理過、架構好的內容,收集非常方便直接。但也正因如此,資料常常是他人的內容,不一定能真正為未來的自己所用,不一定值得花那麼多時間整理。

相對的,「經驗」指得是我個人產生的想法、思考、疑惑、解答與行動,「經驗」雖然很明顯的更有助於自己未來的應用,但「經驗」發生的當下往往是混亂的、片段的,不一定有邏輯,當然也不會有人幫我們整理好架構,而且本身也「沒有人為我們寫好內容」(因為發生在我們的腦袋、感覺與行為中)。

所以,「經驗」難以用什麼自動化工具收集,但如果不捕捉,第二大腦筆記系統就缺少了重要的一塊。




「行動」優先於「經驗」,「經驗」優先於「資料」:


當我在使用筆記工具的時候,我其實花更多時間在打造的是一套個人的「經驗」系統。

例如,我有許多的單則筆記會持續修正、更新、補充長達數年(甚至有超過 10 年),為什麼?因為他人的資料、知識就是那樣,但自己真實的體會、適合的應用、轉換的歷程卻是千變萬化,只要這是我一直需要解決的問題、會重複發生的任務,他就會成長,也會被反覆拿出來使用。(延伸閱讀:筆記,累積的效應,2024 開始撰寫我們的第一則 10 年筆記

下圖的筆記,雖然也有許多來自他人的參考資料,例如各種健康資訊,但累積了快 10 年後,這則筆記更重要的卻會變成那些我真正養成運動習慣的過程、真正改善飲食習慣的「經驗」,這些經驗會變成我以後目標規劃的指引,也會變成當我再次遇到問題時解決的參考。(延伸閱讀:有效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的一則 Evernote Notion 覆盤筆記範本下載




我覺得這些「個人經驗」的累積,跟在這些經驗中建構出一個體系,才是第二大腦最有價值的地方。

例如,很多朋友會問我, Esor 平常在聽線上課程、上實體課程,或者就在日常學習研究的時候,會怎麼寫學習筆記呢?一則有效的學習筆記,我會包含三種內容:

  • 如何解決我的問題的輸出。
  • 我的個人經驗如何呼應。
  • 他人知識的重點架構。

有時間,我就三個都寫,例如當我要寫一篇文章的時候,往往會先整理出「他人知識的重點架構」,接著用「我的個人經驗去呼應」,最後重新輸出成「解決我的真實問題的架構與方法」。

如果沒時間的話,我會寧願犧牲「他人知識重點架構」的完整性,而把更多時間留給撰寫我的個人經驗、解決問題的輸出。





整理「他人資料」,不一定需要自己動手:

就算解決問題需要資料,但這個時代捕捉他人知識相對簡單,例如捕捉新聞、書籍、或網頁資訊等資料,這些內容大多是現成的,易於透過複製、標記或截圖等方式保存,還有很多工具可以幫助我們(例如 Notion、Evernote、Readwise、 ChatGPT、 Google 等等)。

也正是因為太簡單,在這個網路如此方便的時代,就算解決問題時缺乏什麼外部資料,馬上用 Google、 用 AI ,都可以快速獲取需要的資料,甚至整理出知識架構(如下圖)。(延伸閱讀:ChatGPT Search 實測:用 AI 搜尋生成即時報導、摘要文章、整理改寫內容

大方向上,我認為不需要在整理他人資料上花費太多時間。





「經驗」捉摸不定、零散片段,如何有效捕捉?

我自己的第二大腦系統中,大概20%是外部知識架構,但80%都已經轉化成經驗架構。

但是「如何有效的捕捉個人經驗呢?」這些經驗發生在我們的腦袋、行動、感覺中,雖然是我們所看、所想、所感,卻不是別人現成準備好的內容,也沒有工具可以「自動化」捕捉,反而很容易被我們忽略。

  • 經驗缺少具體結構?經驗捕捉需要轉化成有邏輯的筆記,缺少直接提取的資料。
  • 經驗難以即時記錄?經驗多半在事後回顧時才有時間整理,難以即時捕捉。
  • 經驗容易被遺忘與忽略?我們通常容易忽略一些微小卻有價值的經驗,甚至因記憶模糊而無法完整重現。

結果就是,我們的第二大腦熱衷於整理他人資料,卻十分缺乏我們自己的經驗,或者就算有自己的經驗也常常是散落的斷簡殘篇,缺乏體系。

那麼,我們可以如何快速、有效的捕捉「經驗」呢?這篇文章分享我自己實踐多年的 4 種經驗捕捉技巧。





技巧一,先建立基本知識架構,再補充個人經驗

經驗難以捕捉的原因之一,是個人的經驗缺乏架構。

他們可能是遇到各種真實問題當下發生的,真實問題不會像是讀一本書一樣依照起承轉合、輕重主從的順序出現,甚至我們實際的解決過程也有可能是各種衝突碰撞,在沒那麼有條理中得到某些解決辦法。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先給經驗一個「基本知識架構」,這樣之後雜亂無序的經驗,只要補充到已經建立好的適當架構中,那就容易得多。

例如我前一陣子換成電動車,當然在練習的過程寫了很多經驗筆記。(延伸分享:實測用《 ChatGPT x Excel 自動化工作聖經》技巧,設計自動規劃電動車里程電量的 Google 試算表

但是一開始,我對電動車完全不熟悉,沒有長期大量研究,之前不需要時甚至不會刻意去追相關新聞,那麼當決定要換成電動車後,我要如何快速建立經驗學習筆記呢?

首先,我會用「最短時間」先鎖定「最核心的資料」,從關鍵資料中建立筆記的基本知識架構。以這個專案為例,我就是利用大約一個小時,瀏覽一遍汽車廠商提供的說明手冊(最基本也最關鍵的外部資料),並把我認為實際開車時需要學習的「基本架構」先整理到筆記中。例如自動輔助駕駛的使用方式、主動安全的設定邏輯、車內特殊功能的啟動方式(溫度、音響、網路等等)、充電習慣的基本知識等等。




接著,在開始上路後,我會從這個「基本知識架構」出發,刻意去實驗看看每一種自己還缺乏經驗的功能(例如自動輔助駕駛的各種可能狀況),體驗過後,把經驗補充回前面已經建立好的架構中。也可能是開車時隨機產生某個經驗(例如大熱天冷氣不夠冷要怎麼辦?),這時候先有知識架構,我就知道這個經驗要立刻補充到什麼地方:

  • 用最短時間,分析最基礎、最核心資料,先建立「基本知識架構」。
  • 利用基本知識架構,開始做「延伸測試」,獲得真實經驗,快速補充更多深入經驗。
  • 透過基本知識架構,讓零散經驗「根據架構內化」,就能有效逐步深化知識內容。

大概開車上路後一個禮拜內,每一次到達目的地停車後,我都會給自己兩三分鐘,快速把這次獲得的經驗,補充回前面那一個小時建立起的基本知識架構筆記中。

不過也就在一個禮拜後,我很快就發現大概該掌握的都掌握了,接下來就是真的遇到很特殊的經驗時,再陸續補充回筆記的架構裡,偶爾需要時再上網獲得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延伸補充資料(他人外部資料)。

慢慢地現在這則筆記已經有了相對完整的內容,身邊對電動車有興趣的朋友,我都直接分享給他們看,甚至還能解答一些疑問。偶爾看一下電動車相關社團的問題討論,也發現問題解法大多都已經在我的筆記範圍內(不過我對改裝沒興趣,所以這一塊更花時間的部分並沒有深入研究)。

當然,這則經驗筆記,直到現在我也會反覆拿出來使用,例如查看上次上山露營的相關充電與裝備整理經驗、參考之前的設定做換季溫度的調整、持續調整更好的開車設定與習慣等等。




技巧二,先複製他人的行動架構,再修正自己不同的經驗


「經驗」產生於我們的行動,很多時候如果只有單純的資料整理(例如大量閱讀心得、網頁剪貼資料),因為沒有轉化成行動,自然也無法產生有效經驗,甚至當經驗發生時也沒有意識到這正是自己之前學習需要的內容。

若發現自己還是常常無法有效累積經驗,很有可能是自己還沒有建立這個主題、任務、專案的「行動架構」。

有一種經驗筆記很好累積,就是「食譜」。我自己做料理、玩烘焙的經驗,這類筆記通常都很快就會產生各種有用的經驗,並且可以不斷在經驗上修正進步,關鍵就在於這類任務有明確的「行動步驟」。

當我要練習一道食譜,例如製作蛋黃酥,我會先在網路上找一個看起來最中意的食譜資料,先複製他的行動架構。然後自己練習時,我會特別注意我有沒有做什麼不一樣的行動,有沒有調整哪些行動後更符合我的口味,有沒有哪些行動不一定要做。先有基本的行動架構,每一次練習測試後就只要補充有修正的行動即可:

  • 複製行動:先學習他人的行動步驟。
  • 測試行動:在每次實際行動中,修正自己不一樣的步驟。
  • 進化行動:慢慢進化成自己獨特的行動步驟。




如果我們面對的不是「食譜」這種有明確行動的任務怎麼辦?

無論如何,先轉化出一個他人的、假設的行動結構,就更容易捕捉之後的經驗。

可能是要開始一個新任務,可能是剛剛學到一個新資料,無論如何,我都會多問自己一句:「然後呢?我要採取什麼行動?」

甚至到了後來,我有一個基本的假設是:任何資料、訊息進入到我的筆記,一定代表我需要採取什麼行動,要不然我幹嘛筆記?

例如有一次去上了知識產品製作相關的課程,課程提到了產品企劃的幾個思考方向,我覺得很有啟發,立刻動手寫下筆記(而且因為課堂環境限制,我還真的是寫在紙本筆記上)。下課後,第一時間我先把剛剛的手寫筆記拍下來,存入筆記中,這個收集資料的動作很簡單,相信很多建立第二大腦系統的朋友也會這樣做。

但接著,我馬上問了自己一個問題:目前手邊有沒有哪個企畫中的產品,可以立刻試試看剛剛學到的方法?

於是我馬上開始在資料下面,列出我的行動清單,把剛剛學到的方法轉換成接下來我可以試試看的步驟。




有了上述轉化出來的行動步驟,後來我在企劃那個新產品時,就以行動步驟為基礎,在實踐的過程把我自己的一些新發現、新體悟,補充到相應的行動後。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補充,只要問自己幾個問題就好:
  • 這個行動有效嗎?
  • 如果有效,帶來什麼效果?
  • 如果無效,下次可以試試看什麼新行動?

這幾個問題回答到原本的行動清單後,就是最好的經驗筆記內容。

幾次嘗試後,我現在已經有一個可以反覆利用的專屬產品企劃的經驗筆記。





技巧三,即時記錄第一次的真實行動,再補充下一次改進行動


看到一篇好像有用的網頁資料,只要按一個按鈕,就能隨手收集到稍後閱讀工具,無論之後會不會讀,總之已經先收集起來了。

但一閃而過的「經驗」,比看到好文章更容易被忽略,卻更難以收集,有什麼關鍵技巧可以幫助自己「即時記錄」經驗呢?

每一天的工作、生活過程,其實一定會產生很多經驗,不一定所有經驗都要收集(也收集不來),所以我自己有幾個判斷標準,這個判斷標準其實是一個很快速的三步驟思考流程

  1. 以後會重複做類似的事情嗎?
  2. 如果會,那剛剛做了哪些步驟?
  3. 有沒有剛剛覺得可惜的地方,下次要多做什麼步驟?

第一個思考提問,馬上就可以讓我判斷這是不是一個值得收集的經驗。而第二、第三個問題,則讓我不用想太多,可以用最簡潔,但最有效的方式,即時把經驗記錄下來。

讓我們來看一個簡單的版本:我帶家人到一家餐廳用餐,先問自己:「這是自己之後會常來的地方嗎?以後有機會再來這家餐廳嗎?」如果有,那我就覺得值得寫下一則經驗筆記。但是用餐中當然還是享受美味餐點、享受跟家人朋友的時間優先,所以如果要快速紀錄經驗,那我就問自己:「剛剛覺得用餐體驗最棒的餐點或服務是什麼?如果下次來想試試看什麼新體驗?」

最簡單的就是當下輸入「做了什麼」的條列清單,一分鐘內就可以完成即時的經驗紀錄。如果這次用餐體驗很棒,我可能會在回家後,打開這個筆記,透過當時寫上的條列清單回憶,寫下比較完整的體驗日記(這時候也可以善用 AI 語音輸入筆記:「利用 ChatGPT App 寫語音筆記,提升輸出效率的秘密武器」),例如常常出現的是加上親子之間用餐的特殊回憶故事。

這樣一來,經驗發生當下就可以留下有效的記錄,之後回憶時也能快速補充,而這則經驗筆記可以協助我未來有效的再次體驗,或是進化體驗。

下圖的筆記,是基隆一家我很愛去的咖啡館,筆記內容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每一次光顧,就利用上述方式留下一些經驗,每一次都可以有新發現,或是重溫上一次的美味,也很適合推薦給別人。




同樣的邏輯,用在比較複雜的工作新任務,也可以快速有效的幫助我累積出經驗筆記。

工作上很多時候我們接手的是全新的任務,自己沒做過,職場上甚至沒人可以教我們做,而且還找不到前面所說的基本知識架構、他人行動流程,這時候怎麼辦呢?就用前面餐廳經驗筆記的同樣邏輯,就能很快產出有效的經驗筆記。

  1. 以後會重複做類似的事情嗎?
    1. 第一次設計「思考牌卡」,以後有機會做類似產品,所以值得留下經驗筆記。
  2. 如果會,那剛剛做了哪些步驟?
    1. 完全不知道怎麼做完整計畫比較好?但無論如何可以先詢問、先做調查,就先把自己一步一步做了什麼行動記下來。
  3. 有沒有剛剛覺得可惜的地方,下次要多做什麼步驟?
    1. 一邊做一邊思考幾個問題:發現還要做什麼新行動?哪些行動原來不需要?哪些行動很重要?不小心漏掉什麼行動?這些都可以一邊做一邊記錄下來。

我之前曾經設計一套「思考牌卡」的產品,第一次做的時候,就是用上述流程,一邊做一邊留下經驗筆記,因為那時候真的不知道怎麼做,所以也沒有完整的規劃,就是持續的記錄「行動」、更新「行動」而已。

「行動」是經驗筆記最核心的內容,先即時記錄自己做了哪些行動,之後就能慢慢補充資料、心得、想法,但如果反過來做,反而無法快速有效留下經驗記錄,因為會被「沒有好想法」這個想法卡住。

在最緊急製作「思考牌卡」的過程中,我就是專注在收集自己到底做了什麼行動?之後還要做什麼行動?這件事情而已。

但等到這個任務進入後面階段,有了一些餘裕時,我確實有利用大概 30 分鐘的時間,把這段過程我做過的行動清單做一次「整理」,這個整理有點像是覆盤,補充下面這些內容(延伸閱讀:寫筆記的時機:什麼時候要收集、記錄、規劃或覆盤?我的經驗談):

  • 把隨手記下的行動,重新調整出更正確的邏輯順序,建立主從層次,以後可以有更好的流程。
  • 在隨手記下的行動中,標註不能遺漏的關鍵重點,加上心得註記。
  • 在隨手記下的行動後,補充完成的相關資料。
  • 想想下次如果加上什麼行動更好?也在這次就補充上去。

於是我在第一次完成「思考牌卡」任務後,留下了非常有效的經驗筆記,裡面有未來做類似產品的規劃方式、行動流程、相關資料、重點說明與效用心得。

後來我又做了好幾次類似產品,也有不同變化,但這則第一次留下的經驗筆記,都幫助我第二次後節省非常多時間、做起來更輕鬆、不會漏掉關鍵細節、隨時能找到需要的資料!





技巧四,以問題、任務為單位記錄,而非以日期,才能累積經驗架構


經驗筆記,如果有基本知識架構、他人或先前的行動架構,那麼會更有助於收集這次的經驗,也才能更有效成為我們提升效率的參考。

不過如果一開始真的沒有基本架構時,要做好經驗筆記,就有兩個重點,第一個是:先記錄行動。第二個則是:以問題、任務為單位記錄。

例如我要規劃幫助產品宣傳的線上活動,這是一個「任務」。或是我期待改進親子溝通中的各種狀況,這是一個「問題」。我要以這樣的任務、問題作為基本單位,開始經驗的記錄。

那反過來是怎樣呢?那就是日記式的經驗記錄,像是:「可能今天因為孩子要準備考試而跟我發生爭吵,我做了什麼行動,有什麼反省。今天有討論了宣傳線上活動的一些步驟,好像滿有效的。」如果用「日期」來記錄經驗,最後會發現經驗都是斷簡殘篇,就算記錄了,也無法產生下一次直接參考的知識架構、行動架構。

當以「任務」為單位時,我會像前面一樣,把這個任務的基本結構、他人行動先放入,然後自己在行動過程不斷記錄自己做了什麼新行動,有餘裕時調整一下更好的流程,或是加上一些心得補充。這樣一來,我們最後累積的就是完成這一個任務的完整經驗架構,而不是分散在很多不同日期的想法修正或意外補救。




當以「問題」為單位時,每一天發生的不同情況,如果可以歸因到共同要解決的問題,我們的經驗就能聚焦。

經驗筆記要有用,「聚焦」是很重要的,絕對不能發散,在共同的問題中找出經驗裡最好的行動流程,就是經驗筆記的價值。

例如過去四年來,我一直在調整親子溝通的相關經驗,我把這當作一個「聚焦的問題」,所以每一次發生跟溝通有關的情況,無論是跟孩子之間的計畫協調,還是出現情緒反擊,抑或是想要改進親子之間一些溝通壞習慣,我都把每一次的經驗集中在這一則親子溝通問題筆記中。

這則親子溝通筆記,它的實際經驗記錄情況大概是這樣:

  • 發生親子間的問題,造成自己的挫折(或者慢慢的也會出現一些好的情況,發現問題被解決的快樂),我先問自己,這是親子溝通問題嗎?
  • 如果是,我會打開這則親子溝通筆記,先快速記錄剛剛發生的事件(可以寫在任何地方,通常是開頭處),尤其先聚焦在我們彼此做了什麼「行動」的事實上,還不急著反思。
  • 等到稍微冷靜,或是事情過後,有了一些想法,我會打開剛剛的行動記錄,加上補充。
  • 累積一段時間,我會定期看一遍這則親子溝通筆記,重新整理裡面的知識架構、行動架構,把問題歸類,思考下一次怎麼做更好的解決辦法。

「經驗」需要累積,累積要有焦點,累積的目的是獲得我自己的知識、行動架構,下一次可以套用。

我在「防彈筆記法」相關課程中常常舉到這則筆記的例子,因為他確實是我持續累積了四年以上的真實案例,而且現在還在累積、修正經驗。

但也因為如此,在這裏面我總能隨時複習自己不小心遺忘的溝通心態,面對問題時用更正向的解決辦法去修正,然後慢慢看到好的結果出現。




透過上述四個經驗捕捉技巧,我們可以更即時、更有效的持續累積經驗,讓第二大腦不再只是資料儲存,而是真正實現高效解決生活、工作中真實問題的聰明工具。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讓我們一起來開始累積「經驗」為核心的第二大腦。





大家好,我是電腦玩物站長 Esor ,歡迎參考我的系列課程與書籍:


我的電子郵件是 esorhjy@gmail.com ,如果你有任何關於筆記術、時間管理、提升工作效率的問題,歡迎寫信跟我討論。

(歡迎社群分享。但全文轉載請來信詢問,禁止修改上述內文,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來自電腦玩物原創作者 esor huang 異塵行者,及附上原文連結:4個技巧幫我捕捉一閃而逝的「經驗筆記」,建立更實用的第二大腦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Google Maps 我的地圖完全教學!規劃自助旅行攻略

Slack 完整教學與上手心得:找到正確的團隊溝通之道

全家沖印、 7-11 列印照片誰好用?立可得與 ibon教學+比較表

畫張圖說得更清楚! Napkin 用 AI 幫你的簡報文章手繪視覺思考圖

Google NotebookLM 免費中文 AI 筆記實例教學,老師、學生、創作者利器

Google 表單自動關閉回覆教學:時間人數到達就過期

Miro 遠距工作開視覺會議的免費強大白板,專案圖解實例教學

為什麼大家愛用 Trello ?最佳整理教學讓事情井然有序

Draw.io 中文線上製作流程圖首選!專業水準完全免費